激光損傷閾值測試及計算方法
作者:admin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2-19 15:44:57點擊:
隨著高能激光的快速發(fā)展,光學窗口、各類保護膜、增透膜及基底材料的抗激光損傷能力的評判就顯得尤為重要。在短脈沖激光下,光學元件經(jīng)受光輻射的能力的參數(shù)就叫做激光損傷閾值(Laser-induced Damage Threshold, LIDT),它代表了光學元件可以承受的最大能量密度(脈沖光源,單位J/cm2)或最大光學功率密度(連續(xù)光源,單位W/cm2)。只有精確的進行損傷閾值LIDT判定,才能進行橫向比較及工藝優(yōu)化。
一般情況下,激光輻照對光學元件的損傷主要有四類:(1)極高峰值功率直接引起的材料化學鍵損壞;(2)短脈沖激光輻射引起的介質(zhì)擊穿;(3)光吸收引起的熱效應(yīng);(4)激光熱沖擊在材料表面產(chǎn)生的倏逝波及反向沖擊波。不同類型激光源對應(yīng)的激光損傷閾值有相應(yīng)的特點及計算方法。
一、連續(xù)激光
連續(xù)激光對光學元件的損傷主要是由熱反應(yīng)引起的,而激光損傷閾值則用最高的可承受激光密度功率表示。對于連續(xù)激光,損傷閾值由功率和光斑面積的比值表示。
例如,計算了波長為1064nm、光束直徑為0.8mm的50mW ND:YAG激光器的功率密度。
(1)計算光斑面積:光斑面積=πr2=3.14×(0.4)2=5.024×10-3cm2。
(2)計算單位面積的激光功率:功率密度=激光功率/光斑面積=50×10-3W/5.024×10-3cm2=9.95W/cm2。
將其與光學元件的損傷閾值進行比較,以確定光學元件是否合適。
這里值得一提的是:(1)對于高斯光束,損傷閾值需要是2倍的功率密度以上才是安全的;(2)光學元件的激光損傷閾值與波長成正比,即波長越大,閾值越大,例如532nm的損傷閾值是1064nm損傷閾值的一半。
二、脈沖激光
在脈沖激光作用下,光學元件的損傷閾值通常用可承受的最大脈沖能量密度來表示。對于微秒(μs)和納秒(ns)級別的脈沖激光器,損傷閾值LIDT用能量和光斑面積的比值表示。對于脈沖,損傷閾值同脈沖時間有關(guān)系,損傷閾值的計算公式如下:LIDT(y)=LIDT(x)×(y/x)1/2。
其中,LIDT(x)和LIDT(y)分別為對應(yīng)脈沖寬度(時間)下的激光損傷閾值。
對于脈寬在微秒(μs)到納秒(ns)之間的脈沖激光器,在相同激光能量下,損傷閾值與脈沖寬度的平方根在時域上成正比。例如,在1μs脈沖下,光學元件的損傷閾值是在10ns脈沖下的10倍。計算過程如下:
如果在10ns脈沖下,光學元件的損傷閾值為2J/cm2,則在相同波長的1μs激光脈沖下,光學元件的損傷閾值為2J/cm2×[10-6sec/(10*10-9sec)]1/2 =20J/cm2。
三、超快激光
對于時域?qū)挾葹槠っ牒惋w秒的超快激光器,激光脈沖具有很高的峰值功率和電場強度,能破壞輻照材料的化學鍵,導(dǎo)致介質(zhì)崩解。超快激光損傷閾值不能由納秒脈沖的損傷閾值來計算,損傷機理與脈沖寬度密切相關(guān),難以表征。